生活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蔡衍明人生:将濒临倒闭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

提要:人所皆知,旺旺食品集团的主席蔡衍明有雄厚的资产,但是谁也不知道蔡衍明做生意曾经试过赔掉一亿。蔡衍明过着一段传奇人生,他19岁就接手家业,一手将濒临倒闭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蔡衍明的生意经以及教育观念都值得商人及家长借鉴。

蔡衍明个人简介

蔡衍明,生于1957年,旺旺食品集团的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他于1987年4月继承父业而成为旺旺食品集团主席。蔡先生于1976年加入本集团及开始从事食品和饮料行业的事业,于业界具有逾30年经验。

蔡衍明
蔡衍明

2012年5月24日,福布斯发布2012福布斯台湾富豪榜,雪饼制造企业旺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衍明以80亿美元的净资产登顶台湾首富。2011年一年,蔡衍明的财富增加了100亿元,这相当于31座半比尔·盖茨位于华盛顿湖畔的豪宅。

蔡衍明创业之路

蔡衍明不是儒商,而是充满江湖气,这恐怕与他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出身于台北富贵家庭的他,在家里排行老幺,从小就深受父亲宠爱,不爱读书,却爱当老大,他曾回忆说:“以前念书的时候,早上起来,窗户打开,楼下的人都在排队等我逃课。因为我口袋零用钱多啊!”

对蔡衍明来说,大部分知识都来自电影与街头,在父亲开设的中央戏院中,他一天能看上十部电影,从小看到的世界便与一般人不同。对于读书,他毫无热情,他反而觉得“在街头看一年,胜过读三年书。”19岁时,蔡衍明的父亲从朋友那里接下了宜兰食品厂。因为父亲没有时间经营,蔡衍明便主动请战去厂里当起了总经理。没有文化,也没有管理知识的蔡衍明刚到厂里时,完全找不到头绪,他回忆说:“我账也看不懂,人也不认识,我又不敢问。损益表是赚是赔,我也不知道。”

虽然一时还摸不中生意的命门,但蔡衍明还是拼命想着如何挣钱。当时,宜兰食品厂是一家外销加工厂,主要生产鱼罐头。蔡衍明觉得做OEM要看别人脸色,于是决定将其转型为内销品牌,并开始生产“浪味鱿鱼丝”。然而生意的状况却出乎蔡衍明的预料,做内销要赊账,东西卖出去却收不回来钱,一年多下来,蔡衍明赔掉一个多亿,不仅将厂里原有的资本全部赔光,还需要家族贴钱来补救。

凡事要强的蔡衍明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更讨厌败家子的名声,为挽回自尊,蔡衍明此后性情大变,“我以前很乐观、很招摇,拜把子一大堆。从那时候开始就自动收敛,因为一个人成功,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失败。”

一直寻求东山再起的蔡衍明三年后终于发现机会。他观察到台湾稻米资源过剩,便盘算着从事日本米果生意。23岁的蔡衍明找到日本三大米果厂之一的岩冢制,希望与其合作。一开始,64岁的桢计作社长对这个合作很不赞同,怕小伙子办事不牢,坏了自己的名声。蔡衍明锲而不舍,两年后,他终于用诚心打动了桢计作。

在获得米果制造的技术输出后,蔡衍明便很快推出了旺旺产品,并迅速占据了台湾米果市场老大的地位。

一手将濒临倒闭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

“米果大王”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19岁接手家业,化危机为转机,一手将公司由濒临倒闭边缘,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同时,近年来,旺旺集团版图不断扩张,不但开起大陆第一家台资医院,更积极建构横跨两岸的连锁饭店体系。

旺旺的前身宜兰食品工业公司,1962年创立之初,主要是从事外销食品罐头的代工制造。

在罐头食品工业转趋没落之际,蔡衍明接下父亲的棒子,构思转型大计,因缘际会投入制作米果的行列,并一炮而红。

初出商场的蔡衍明,抱着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勇气,前后花了两年时间,与年逾六十岁的日本前三大米果制造商岩冢社长交涉,以诚心打动对方,点头同意输出岩冢米果制造技术到当时还亏损累累的宜兰食品,完成外人眼中不可能的任务。

站稳台湾后,在邓小平1992年南巡深圳为经改加温之际,蔡衍明也带领旺旺由毛泽东故乡湖南出发,展开“西征大陆”工程。

一开始,蔡衍明透过大型的“郑州糖酒会”,向大陆消费者推广甚为罕见蔡衍明的米果产品,一周内接到高达三百多个货柜的订单,工厂赶工生产后,却没人依约拿现金来领货。

眼见几百万包的仙贝,即将过期销毁,蔡衍明咬着牙,硬是“好康大放送”,将旺旺仙贝分送给上海、广州、南京、长沙等地的各级学校,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人手一包。没想到,学生试吃后反应良好,无意间为蔡衍明培养出坚实的顾客基础。

旺旺刚到湖南设厂时,湖南连出租车都没有,但以“第一家投资湖南”的台商身份,获得湖南当地领导大力支持,提供各式各样的优惠,集团在大陆营收倍增。

目前在内地的投资额达5亿美元。

蔡衍明教育观念

蔡衍明的家庭状况一直比较神秘,据熟悉他的人介绍,他至少有7个女人,共生了九个孩子。相比于事业上的成就,私底下的蔡衍明总说自己更得意于能“搞定家庭”。因为这个庞大的家庭组织里还没有上演过“豪门恩怨”,也没有被媒体爆出过任何绯闻,而他自己坦言,不管是否登记过,只要是他的女人生的孩子,一概都认。

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蔡衍明也反对多读书。他甚至制定了一个规矩,孩子到18岁都不再升学,全部进入公司。这遭到不少非议,但蔡衍明笃信“混街头比读书可以学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