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重庆在案犯考上公务员?其背后的真正根源值得深挖

【重庆在案犯考上公务员】重庆在案犯考上公务员,是制度漏洞还是人为所致?重庆在案犯考上公务员,案犯是如何突破重重难关考上公务员?

重庆在案犯考上公务员
重庆在案犯考上公务员

一个在案的犯罪嫌疑人,按照规定,会被断然拒绝在公务员招考的大门之外。但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郊县云阳,竟然就有这样一条“漏网之鱼”—他在取保候审期间,成功考取了公务员。此人是如何一步步突破公务员招录的严苛关口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内幕?

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称重庆云阳一名在案的犯罪嫌疑人成功考取了公务员。镇上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彬从2012年初到镇里上班,并在经济发展工作办公室负责城建、扶贫等工作。“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就没来上班了,之前并不知道张彬是犯罪嫌疑人。”

云阳县纪委副书记李军告诉记者,2011年1月,张彬曾涉嫌在湖南临湘“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被云阳警方抓获,随后被转交至临湘警方,后得到取保候审。同年8月,张彬以云阳江口镇胜元社区党支部书记身份,参加全市公务员招考并被录取,2012年初被安排到堰坪镇上班。

李军表示,媒体曝光后,云阳县纪委随即进行调查,及时停止张彬工作,给予终止其试用期,取消其公务员录用资格的处罚,并深入到江口镇,湖南省临湘市调查取证。日前,云阳县政府向记者通报了相关情况。

临湘市公安局称用平信的方式寄送张彬的取保候审执行通知,经查江口派出所没有收到此通知,导致张彬未被列为监管对象,管控脱节。在公安部门查询系统进行查询时,无法查到张彬的违法犯罪记录,是导致张彬被违规录用为公务员的直接原因。

负责考察张彬的云阳县第三考察组在对张彬进行考察时流于形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公务员招录工作中,审核把关不严;江口镇对张彬在任胜元社区支部书记期间被依法取保候审一事的事实失察。

众所周知,在我国能够经过层层招聘,考入公务员的队伍,其难度不言而喻。据资料显示,2012年重庆录用比例为83:1,更有一些热门的专业曾达到“千里挑一”。可以说,考公务员从报考条件开始,就要面对诸多竞争,时刻要经受最严格的审查。

然而,一名在案犯却能通过层层审查,并成功考进公务员队伍,这样的“漏网之鱼”的事实让人不敢相信。一个环节出现疏漏,可以谅解,但多个环节同时为某人亮“绿灯”,其背后的根源就值得质疑,是制度真的流于形式,还是人为所至?

尤其是一名国家的工作人员,我们虽然不清楚“江口镇胜元社区党支部书记”是何职位,而且,张彬还有没有其他的“特殊身份”,但能够在别地发生“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这样的人,肯定不是普通的老百姓,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身份说明。

因为,这对于在案犯如何能够“神不知,鬼不觉”进入公务员队伍,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失职,还是有意开“绿灯”,在本质上有根本的区别。这同样也是民众质疑和心存疑虑所在。

而且,对于一名取保候审的在案犯,公安机关竟然未被列为监管对象,更有甚者,“在公安部门查询系统进行查询时,无法查到张彬的违法犯罪记录”,这样的事实,真的让人无语!该人的“案底”怎么消失得如此彻底?

同样,考察组对张彬进行考查也可以理解流于形式是必然!因为,没有“案底”就是好同志,还能有什么问题?也不必履行相应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察制度了。当然,还有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审核把关部门,可能也是因为需要审核的人太多,不可能做到一错不出吧?所以,出现疏漏也在所难免。

云阳县政府一知情人告诉记者,湖南临湘市检察机关已就张彬“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提起公诉,案件正在审理过程中。

但不管怎么说,在案犯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并上班一年,还是被人举报才发现。这不能不拷问我们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以及是不是又一起所谓的隐蔽的“违规”招聘事件!要不哪么多环节的“绿灯”同时亮起,“仅工作失误或监管不力、流于形式”实在难以服众,背后的真正根源值得深挖!

“湖南临湘市检察机关已就张彬‘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提起公诉,案件正在审理过程中。”为什么,之前不公诉,这同样也需要有关部门给民众一个可以说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