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暴跌的原因 小米市值为何大幅度下跌
日前,小米发布公告,决定将回购最高不超过120亿元小米股票,消息称小米之所以选择再次回购公司股票,原因是想让投资者知道小米高管对公司股票的看重,有助于提高投资者信心。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今年小米股价大幅度下跌,最新报价为8.7元。
小米作为一间互联网公司,小米这几年业绩不断上涨,且收入主要来源的终端业务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今年二季度净利润甚至超出市场预期,为何公司股票还是持续下跌?要知道目前小米股价距离上市之日时的股价(16港元)有着巨大差距。
随着手机市场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以及5G时代的迫近,小米也在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除了自身的一些顽疾,对手的挤压或是巨大的绊脚石。
1、股价持续低迷 资本市场信心不足
事实上,小米股价已经不是业内的新鲜话题。去年7月9日上市即破发,此前雷军说“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集团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这句话在如今看来,现实似乎有点残酷。
尽管这次财报显示净利润大超市场预期,但股价却依旧平平,针对17港元的发行价,目前的8.93港元处境尤为尴尬。
而在今年8月7日更是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新低,股价一度下探至8.65港元,相较于发行价近乎腰斩。当然,针对股价的不给力,小米之前也采取过相应的股票回购计划,但长远来看刺激股价增长的作用并不大。
2、互联网业务有改善 但占比过低
众所周知,小米最早是以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身份亮相。但小米却一直处在“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的争议之中,这就不得不重点说说其业务营收的占比结构了。
梳理其上市以来的财报可以发现,小米的互联网营收占比始终比较低。据小米2018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其互联网收入占比仅有9.1%,而智能手机收入占比为65.1%,IoT与生活消费品收入占比为25.1%。
而根据今年二季度的财报显示,互联网业务营收占比依旧只有8.8%,而以硬件为主的IoT产品与智能手机收入占比相加高达90.4%。
可以看出作为以互联网名义诞生的小米,在业务营收结构上的不平衡,而业务的不平衡也会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们的信心,这亦是小米在业务经营上需要面临的隐忧。手机市场大背景的千变万化,以及竞争对手的不遗余力,都会给小米的未来增加不确定性,那么,业务营收结构的适当调整对小米来说也就不是小事了。
3、手机销量继续下滑 华为的强劲发展让其承压不少
前不久,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公布的第二季度国内手机销量情况。其中,小米手机在今年的第二季度总销量为1150万台,同比下滑了20%。尽管手机业务在今年Q2季度较去年同期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但在当前全球手机出货量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之下,小米也未能逃脱销量下滑的命运。
在国内市场,根据canalys公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数据来看,手机品牌们争相下跌,OPPO、vivo、苹果分别下滑18%、19%,14%,但小米却是最惨的,下跌最严重达20%。
另据全球市场调研机构IHSMarkit日前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华为手机以18%的份额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二名,OPPO超过美国苹果手机位居第三。事实上,华为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其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Canalys调查报告,2019年Q2华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38.2%,平均每卖出3台智能手机,就有一台是华为,出货量同比增长31%。
华为手机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8月16日,华为国内首款5G手机Mate20X5G版正式发售,售价6199元华为Mate20X5G是华为首款开卖的5G旗舰。根据华为官方发布的文章显示,截至8月15日中午12点,华为Mate20X5G预约量突破100万。
此外,据8月19日消息,华为5G折叠屏手机MateX重新拿到了入网许可证。在配置上,华为MateX拥有很高的科技感,其折叠屏形态可以最大展开为8英寸,完全可以当做平板电脑来用,而折叠起来的时候拥有6.6英寸手机。可见,华为手机在高端市场的发力越来越集中。
另一方面,华为已经在积极准备线下旗舰店,据昨日华为终端公司微博称,华为的全球首家线下旗舰店将于9月份落地深圳。事实上,华为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线下店体系,只不过均以销售为主。而作为全球首家旗舰店其代表的是品牌形象,功能自然是不一样。
但从华为加码线下这一举措可以看出,接下来着眼的市场将更为广阔,线下旗舰店首要服务的人群更多的是趋向于高端机型使用者。未来随着5G市场的全面普及,可以想见华为的线下旗舰店或将进一步增加,市场地位也将得到相应的拓宽和巩固,这对包括小米在内的其他手机品牌来讲,无疑会形成潜在的压力。
反观小米,虽然在国内市场处于top5的位置,但在核心技术方面却并未取得突破,或许这也是小米手机一直以来的痛点。华为、苹果、三星都取得了芯片或者操作系统或者其他方面核心技术的突破,而小米目前无论是芯片还是操作系统、摄像头等都是使用第三方企业提供的产品,自己并没有取得大的技术性突破。
如果小米在核心技术上不能取的突破,只谈出货量,便无法与华为、苹果、三星等相提并论。在全球手机出货量以及大部分的企业也都呈现不同程度下滑的背景下,如若在核心技术上不能突破,想让消费者们买单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